院外導師
當前位置: 首頁 研究生培養 導師信息 院外導師 正文
    08 2023.03
趙鵬
日期:2023.03.08 點擊:

 

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南海海洋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博士/碩士生導師(招生方向:生态學、資源保護與利用)

個人簡介:

中國海洋大學生物科學本科,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學碩士、博士。曾在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信息中心工作。主要從事藍碳科學與政策,海草床和紅樹林修複技術、極地陸地生态學(企鵝)研究。擔任聯合國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西太分會藍碳工作組主席、中國海洋學會海洋标準化分會副主任委員、核證減排标準(VCS)藍碳工作組成員,科技部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中國藍碳技術發展路線圖專家組成員。曾擔任聯合國亞太經社理事會海洋核算項目顧問,參加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隊,參加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中國代表團及十餘次雙多邊外事活動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等縱向、橫向科研項目17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4篇(含中科院SCI一區TOP期刊3中文核心期刊11篇,第一發明人授權美國專利1項和中國發明專利5項,主持國家海洋行業标準1項。2020年7月入職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以來,指導多支隊伍和多名本科生、研究生獲得互聯網+大賽國家銀獎和海南省金獎、挑戰杯海南省特等獎和一等獎、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優秀本科論文、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年度人物等,保送多名本科生到浙江大學、武漢大學、西安交通大學。

學術成果:

1. 在藍碳科學和政策方面,曾長期支撐原國家海洋局和自然資源部應對氣候變化和藍碳工作,參加中國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代表團,為“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NBS)工作組提供技術支撐。參加了2022年生态環境部國家溫室氣體清單(藍碳)編制,研發了藍碳溫室氣體清單簡化編制方法。主持完成《海南省海洋生态系統碳彙發展路線圖研究》和《海南省生态系統碳彙能力鞏固提升方案》。完成了海口三江農場、儋州紅樹林修複藍碳交易項目開發。,主持完成了《海岸帶藍碳生态系統調查技術規程 海草床》赴澳大利亞、新西蘭、斐濟、菲律賓、柬埔寨開展藍碳雙多邊合作并赴在多個國際會議上作報告。

2. 在紅樹林和海草床生态修複方面,開展了廢棄蝦塘紅樹林生态修複和可持續利用研究和實踐,初步建立了水動力改造、紅樹林生境修複和經濟生物增殖技術體系,該項工作被納入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案例彙編》,被納入生态環境部發布的《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9年度報告》《人民日報》2020年06月09日 14 版)及其新媒體平台(2020年06月22日)對該項目進行了報道。開展了亞熱帶海草床規模化修複研究和實踐,完成了萬甯小海海草床和海藻場修複項目設計。

3. 在動物遙感和極地研究方面,參加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隊,承擔極地動物種群遙感調查研究項目,使用高光譜、熱紅外、無人機和衛星手段開展了企鵝種群數量和結構研究建立了多源遙感技術進行動物種群數量、分布和結構的研究方法。使用追蹤器連續追蹤企鵝超過150天并開展了企鵝遷徙路線和生物鐘研究,進行了極地大陸微塑料分布和來源、企鵝糞土溫室氣體排放等研究

代表論文:

[1] Zhao P,Ge S, Zhong CR, Wang BY, Wang FX, Kao SJ. Incorporating coastal blue carbon into subnational greenhouse gases inventories, 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 2022, 9. https://doi.org/10.3389/fmars.2022.932984

[2] Zhao P, Liu SM, Lu WH, et al. Estimating Animal Populations with Very High-Resolution Satellite Imagery, Conservation Biology, 2021

[3] Zhang Y#. Zhao P#, Yue SD, et al. New insights into physiological effects of anoxia under darkness on the iconic seagrass Zostera marina based on a combined analysis of transcriptomics and metabolomics,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1, 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0.144717  

[4] Zhao P, Lu WH, Song J, et al. Natural coast protection and use in China: implications of resource protection “redline” policies. Coastal Management, 2016, 44(1), 21-35. (SCI & SSCI)

[5] 趙鵬,姜書,石建斌.《氣候變化中的海洋與冰凍圈特别報告》的藍碳内容及其影響. 海洋科學.2021,45(2):1-7.

[6] 趙鵬,朱祖浩,江洪友,等.生态海堤的發展曆程與展望.海洋通報, 2019,38(05):481-490.

[7] 趙鵬,胡學東.國際藍碳合作發展與中國的選擇.海洋通報, 2019, 38(06):613-619.

專利:

[1] Zhao Peng, Yang Hongsheng, Sun Jingchun, Zhou Yi, Zhang Tao. Method for observing wildlife population size through remote sensing imagery. 15/779,638. 美國發明專利(已授權)

[2] 趙鵬,趙歡,楊紅生,陳康,林承剛.一種測定刺參攝食偏好程度的方法. ZL102007877A.發明專利(已授權)

[3] 趙鵬,邱天龍,楊紅生,王清,劉鷹.一種标記刺參個體及檢測該标記的方法.ZL101785438A. 發明專利(已授權)

[4] 趙鵬,楊紅生,孫景春,周毅,張濤.一種使用遙感影像觀測野生動物種群數量的方法. ZL 106600637A. 發明專利(已授權)

[5] 趙鵬,楊紅生,劉輝,周毅,張濤. 一種非接觸式測量野生動物個體形态學參數的方法. ZL106679571A. 發明專利(已授權)

标準:

[1] 海洋行業标準《藍碳生态系統碳儲量調查技術規程 海草床》,第一完成人

項目:

[1] 2024.0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地區項目,卵葉喜鹽草海草胎生現象和機制及其與環境因素的關系研究(42366007

[2] 2017.0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硬毛藻爆發對大葉藻海草床分布格局的影響和機制(41606192)

[3] 2021.12:海南省重點研發計劃,面向碳中和目标的廢棄蝦塘紅樹林藍碳增彙與可持續利用研究

[4] 2022.06:海南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海南生态系統碳彙能力鞏固提升方案及碳彙市場化交易試點

[5] 2021.12:自然資源部國際合作司,面向全球的“藍色夥伴關系”推廣路徑及方法研究

[6] 2021.07:世界自然基金會,廣西合浦海草床藍碳生态系統規模化修複技術研究及示範

[7] 2020.12:海南省生态環境廳,海南省海洋生态系統碳彙發展路線圖研究

[8] 2020.11:保爾森基金會,中國海岸帶藍碳現狀與發展戰略研究

[9] 2019.01: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極地野生動物種群遙感調查

[10] 2019.01:自然資源部海洋戰略規劃與經濟司:“藍色碳彙”研究

[11] 2018.01: 國家海洋局戰略規劃與經濟司:藍色碳彙政策、标準與增彙技術研究

[12] 2017.01:全國海洋主體功能區規劃研究課題:“藍色碳彙”研究

聯系方式

電子郵箱:zhaopeng@hainanu.edu.cn

歡迎英語基礎較好,有志于從事藍碳科學與政策、保護生物學和生态修複的同學報考研究生,歡迎本科一年級同學參加課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