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動态
當前位置: 首頁 科學研究 科研動态 正文
    15 2024.10
生态服務功能監測與評估團隊在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發表研究論文
日期:2024.10.15 點擊:

近日,我院生态服務功能監測與評估團隊在國際著名期刊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發表題為“Widespread increase in sensitivity of vegetation growth to climate variability on the Tibetan Plateau”的研究論文(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8192324003733)。該論文的第一作者為團隊青年教師吳凱,通訊作者為胡中民教授,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為第一完成單位。

1 論文首頁


理解植被對氣候變化的響應,有助于科學管理脆弱生态系統。然而,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生态系統高度脆弱的青藏高原(TP)地區,其植被生長在未來如何響應氣候變化?生态系統是否更加脆弱?明确該問題對評估青藏高原陸地生态系統脆弱性、預測未來氣候變化下相關潛在生态風險至關重要。

鑒于此,本文應用植被敏感性指數(Vegetation Sensitivity Index, VSI)和MBB(Moving Block Bootstrap)滑動窗口算法,評估了曆史(1982-2015 年和 1950-2014 年)和未來(2015-2100 年)時期青藏高原植被生長對水分可利用性、溫度、太陽輻射敏感性的時空動态,闡明了青藏高原在過去和未來植被生長對氣候變化敏感性的時空格局。


2 (a-b)1982-2015年青藏高原不同植被NDVI和敏感性(VSI指标)的時間動态,(c-d)為對應趨勢的空間格局,(e-f)為不同氣候分區下NDVI和VSI的變化趨勢


3 (a-d)未來時期(2015-2100年)不同氣候情景下青藏高原VSI的空間格局,(e-f)突顯了不同氣候情景下VSI與曆史時期(1950-2014 年)VSI的差異


研究結果顯示,1982年至2015年間,盡管青藏高原呈現出綠化趨勢,但植被生長對氣候變化的敏感性普遍增加(圖2 c-d)。模型輸出進一步表明,與曆史時期(1950-2014年)相比,未來(2015-2100年)植被對氣候變化的敏感性将顯著增強(圖3 e)。在SSP126、SSP245、SSP370和SSP585未來氣候情景下,與曆史VSI(1950-2014年)相比,未來VSI在46%、58%、76%和82%青藏高原區域中增加。青藏高原未來敏感性增加意味着生态系統穩定性可能下降,生态風險加劇。需重點關注青藏高原南部和東南部的森林和草原生态系統,這些區域不僅在1982年至2015年表現出植被褐化和逐步增長的VSI趨勢(圖2 c-d),并且預計在未來(2015-2100年)氣候變化下其VSI将進一步增加(圖3 e)。該研究在識别、理解以及緩解氣候變化對青藏高原生态系統和人類福祉的潛在負面影響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


本研究得到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學考察研究項目(2019QZKK0405)、中國海南省自然科學基金(623RC447)、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啟動基金(KYQD(ZR)-22084,KYQD(ZR)21096)、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U23A2002,4231101729)和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協同創新項目(XTCX2022STB07)資助。本研究合作者還包括北京大學王旭輝研究員和中山大學袁文平教授等。

                                                                         (撰稿人:楊涵    審核人:胡中民)